台灣經濟發展史 - 李國鼎生平心智圖

本心智圖詳細記錄了被譽為「台灣科技之父」的李國鼎先生(1910-2001)的人生軌跡,以及他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重要時期概覽

早年求學階段(1910-1937)

  • 1910年1月28日出生
  • 193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
  • 1934年進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研究低溫超導
  • 1937年放棄學位返國

政府服務時期(1942-1988)

  • 工業委員會時期(1953-1958):參與制定第一期四年經濟建設計劃
  • 美援會秘書長(1958-1963):推動進口替代政策
  • 經濟部長(1965-1969):建立高雄加工出口區,推動出口導向
  • 財政部長(1969-1976):建立現代金融體系
  • 科技發展推動者(1979-1988):創立資策會、推動新竹科學園區

主要貢獻

  1. 產業政策制定: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的經濟轉型
  2. 科技產業奠基:半導體、電子產業的起步
  3. 金融體系建立:現代銀行制度與證券市場
  4. 創新機構設立:中華開發、中技社、資策會等重要機構

互動式心智圖

點擊下方按鈕查看完整的互動式心智圖,探索李國鼎先生生平的詳細時間軸與重要事件:

心智圖將在此處顯示...


此心智圖資料來源於李國鼎先生口述歷史與相關歷史文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