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525 篇文章

Sam Altman談NYT訴訟、Meta人才挖角以及Trump對AI的看法 | 訪談

2025-07-02

Sam Altman與Brad Lightcap在訪談中深入探討了OpenAI面臨的重大挑戰與未來展望,包括與New York Times的著作權訴訟、Meta對OpenAI人才的積極挖角。他們也闡述了OpenAI對AI發展的願景,從「溫和奇點」到AI對就業市場的潛在影響,以及AI硬體和政策監管的必要性。訪談還觸及AI在個人生活中的應用與倫理考量,並分享了他們對AI未來與社會互動的看法。

Sam Altman: The Future of OpenAI, ChatGPT's Origins, and Building AI Hardware

2025-06-24

在這篇訪談中,Sam Altman 深入探討了創立 OpenAI 的早期挑戰與決策、AGI 的願景、ChatGPT 的演進與未來功能(如記憶和代理)、運算資源的擴展問題、AI 模型的融合與機器人的前景、美國製造業的未來、創業公司的防禦策略、逆向思考的重要性、人機互動介面的演變、即時生成軟體的影響、AI 時代對社會的意義,以及他對能源和徹底豐裕的看法。他分享了關於招募人才和擔任執行長的寶貴經驗,並對未來的科學發現和年輕創業者提出了建議。

Elon Musk:數位超級智慧、多行星生命、如何發揮作用

2025-06-23

本文記錄了 Elon Musk 在一場 AI 新創學校的演講,分享了他對數位超級智慧、多行星生命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的看法。他回顧了從 Zip2 到 PayPal、SpaceX 和 Tesla 的創業歷程,強調了實用性、追求真相和第一性原理的重要性。Musk 也深入探討了 AI 的發展、機器人技術的未來、成為多行星物種的必要性,以及 Neuralink 在增強人類能力方面的潛力,並對下一代技術人才提出了建議。

Salesforce、Slack 和 Dropbox 落後了嗎:現任者是否正在失勢?

2025-06-22

本文探討了近期科技業的重大動態,包括 Scale AI 被 Meta 收購及其對市場的影響,討論了創辦人變動對公司的衝擊(如 Discord),分析了 IPO 市場的回暖現象(以 Chime 為例),並檢視了 Fintech 公司(如 Ramp、Gusto)的估值情況。此外,也觸及了 OpenAI 的最新發展,以及老牌科技公司(如 Salesforce、Slack、Dropbox)在面對新興勢力時所面臨的挑戰。

Andrej Karpathy:軟體正在(再次)改變

2025-06-19

Andrej Karpathy 探討了軟體發展在 AI 時代的深刻變革,將其劃分為 Software 1.0(傳統程式碼)、Software 2.0(神經網路權重)及 Software 3.0(以自然語言提示 LLM)。他將 LLM 比作早期的作業系統,並討論了其潛力、挑戰(如「認知缺陷」)以及與人類協作開發部分自主應用程式(如 Cursor、Perplexity)的機遇,強調了為 AI 代理人打造友善數位基礎設施的重要性。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民國114年股東常會會議實錄

2025-06-07

本文件記錄了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114年(2025年)舉行的股東常會會議內容。會議涵蓋了TSMC民國113年度的營業報告、財務表現、未來展望,特別是針對AI產業的成長機會,以及對永續發展、環境保護、地緣政治風險、公司股利政策等股東關注議題的回應。會議中,魏哲家董事長與公司團隊詳細報告了TSMC在技術創新、產能擴展及全球製造版圖上的策略,並與股東進行了問答互動,展現公司對客戶信任、誠信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

The Steve Ballmer Interview

2025-06-05

本次訪談中,Steve Ballmer 回顧了他在 Microsoft 的職涯,包括其企業業務的成長、錯失的行動和搜尋市場機會,以及他作為 CEO 所面臨的領導挑戰,如反壟斷問題、股票期權處理及股價停滯。他還討論了與 Bill Gates 的關係,以及他決定辭去 CEO 職務的原因,並分享了 Azure 最初的發展故事。在離開 Microsoft 後,Ballmer 談及他為何選擇持有 Microsoft 股票,以及他對 Los Angeles Clippers 的所有權,包括其新球場 Intuit Dome,並分享了他對體育和商業的獨特見解。

人工智慧的價值將在哪裡累積:Martin Casado 和 Sarah Wang

2025-06-02

本文深入探討AI領域的現況與未來趨勢。文中指出AI公司成長速度驚人,價值在模型、基礎設施及應用層面全面累積,並強調了快速價值創造與潛在淘汰風險並存的悖論。對話中反駁了「GPT封裝」的貶義概念及零和思維,分析了AI原生應用如何超越傳統SaaS企業,並強調了在不斷演變的AI生態系統中進行明智投資的重要性。

a16z LP 峰會訪談:Mark 與 Ben 談創投的演變與公司發展

2025-06-02

本文記錄了 a16z 聯合創辦人 Mark Andreessen 和 Ben Horowitz 在年度 LP 峰會上的訪談內容。他們深入探討了 a16z 公司自 2009 年成立以來的演變、創投產業的重大變革,以及如何透過組織重塑、平台建設和前瞻性策略,持續在快速變動的科技領域中保持領先地位。內容涵蓋了公司發展的「三幕」、對規模化和創新文化的反思,以及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等新興技術的交叉點。

Yann LeCun: We Won't Reach AGI By Scaling Up LLMS

2025-06-01

本文探討了當前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局限性,指出僅靠擴大規模無法達到人類級AI。文章深入討論了Meta、Microsoft、Google等公司在AI基礎設施上的巨額投資,並質疑了企業級AI應用的實際部署挑戰,以及歷史上AI領域曾出現的過度炒作與AI冬季。同時,文中也提出了AI未來發展的方向,強調理解物理世界、持續記憶、推理與規劃等常識性能力的關鍵性,並認為通用人工智慧(AGI)的實現將是一個全球研究社群共同努力的持續過程。

主權AI:為何各國正建立自己的模型

2025-05-26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地緣政治與科技如何交織,尤其關注國家正如何建立自主的AI基礎設施。文章討論了沙烏地阿拉伯的AI超級規模供應商Humane,以及各國出於文化和運算獨立考量而投資AI工廠的原因。文中Anjney Midha與Guido Appenzeller探討了成為AI超級中心所需條件、政府為何投入數十億美元控制推論管道,以及我們是否正進入AI的「Marshall Plan」時刻。

Google I/O '25 Keynote

2025-05-20

Google I/O '25 主題演講重點摘要:介紹 Gemini 系列模型的最新進展,包括 Gemini 2.5 Pro、Flash 與 DeepThink,以及基礎設施如 TPU Ironwood。發表 Google Search 的重大轉型,推出 AI Overviews 的擴展和全新的 AI Mode,具備個人情境、深度搜尋、複雜分析與代理功能。展示 Gemini 應用程式如何成為個人化、主動且強大的通用 AI 助理,整合 Personal Context、Gemini Live、Deep Research 與 Canvas 等。發布 Imagen 4 和 Veo 3 等生成式媒體模型,及其在創意領域的應用,如 Music AI Sandbox 和 AI 電影製作工具 Flow。介紹 Android XR 平台,包括頭戴裝置與眼鏡上的 Gemini 應用,並展示即時視覺輔助與翻譯功能。最後探討 AI 在社會影響與科學發現方面的潛力。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於參議院委員會就 AI 競爭作證 — 2025年5月8日

2025-05-08

2025年5月8日,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AMD 執行長 Lisa Su、CoreWeave 執行長 Michael Intrator 及 Microsoft 副董事長兼總裁 Brad Smith 出席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聽證會,討論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創新、監管政策以及與中國的競賽。證人們強調了基礎設施投資、人才培育、開放生態系統、國內供應鏈以及明智的出口管制政策的重要性,以確保美國在全球 AI 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

Yann LeCun:人類智慧並非通用智慧

2025-04-30

Yann LeCun 討論了當前大型語言模型 (LLM) 的局限性,認為它們並非通往人類水平智慧或通用人工智慧 (AGI) 的途徑。他強調機器需要理解物理世界、透過世界模型進行推理和規劃,並透過超越目前應用於文本的自我監督學習方法來學習。他批評了圍繞 AGI 的炒作,建議使用「高級機器智慧」(AMI) 作為更好的術語,認為人類智慧是專門化的而非通用的,並倡導開源 AI 開發(如 Meta 的 LLAMA)以促進全球創新和多樣性。

AI 產品的迷霧:模型之外的策略與差異化難題

2025-04-16

這篇文章記錄了 Toni Karen Brown 和 Benedict Evans 的對話,深入探討了當前生成式 AI 領域的核心困境:儘管底層模型技術(LLM)正經歷飛速發展、迭代並趨於商品化,但在模型之上的 AI 產品(尤其是面向一般使用者的聊天機器人)卻普遍缺乏清晰的產品策略與顯著的差異化。對話比較了 AI 與過往技術平台(如電商、智慧型手機)的演進模式,質疑僅靠模型性能提升是否足以構建護城河。兩人探討了 AI 公司在融資、公司結構、品牌行銷方面的不同策略,以及最終如何在看似同質化的市場中實現價值捕獲,甚至將 AI 的現狀與概念模糊的 Metaverse 進行了類比,點出「AI」一詞涵蓋範圍過廣的問題,並以「行銷公司附帶實驗室」的戲稱點出對部分 AI 公司商業模式的質疑。

Benchmark 的 Victor Lazarte:AI 將重塑一切,投資組合建構已死,頂尖創辦人的三大特質

2025-04-14

這篇訪談記錄了 Benchmark 合夥人 Victor Lazarte 的觀點,他從創辦 Wildlife Studios 的經驗談起,深入探討了 AI 將如何顛覆性地重塑產業、取代知識工作並創造新模式(如 AI 代理人與伴侶)。Lazarte 分享了他辨識頂尖創辦人(開放心態與不苟同)的標準、Benchmark 的投資哲學,以及對 AI 時代風險投資策略、未來工作、財富分配和社會結構衝擊的洞見。

Ilya Sutskever: 建構 AGI、對齊、未來模式、間諜、微軟、台灣與啟蒙

2025-04-04

這篇訪談記錄了 Dwarkesh Patel 對 OpenAI 共同創始人暨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的深入對話。內容涵蓋了通用人工智慧(AGI)的建構路徑、模型對齊(Alignment)的挑戰與重要性、未來模型的發展方向、AI 的經濟與社會影響、當前技術的限制(如可靠性)、數據與計算資源的角色、與微軟的合作關係、對潛在間諜活動和地緣政治風險(如台灣)的看法,以及對 AGI 可能如何幫助人類提升認知與實現啟蒙的哲學思考。Sutskever 強調了持續研究、理解模型行為以及多種方法結合對於實現安全且有益的 AGI 的重要性。

Ilya Sutskever 與 Jensen Huang對談: AI Today & Vision of the Future

2025-04-04

Ilya Sutskever 分享了他投身 AI 領域的初衷、對深度學習潛力的早期信念,以及 OpenAI 的創立與發展歷程。他強調了 OpenAI 早期兩個核心理念:透過壓縮實現非監督式學習(這導致了 GPT 系列模型的基礎),以及強化學習(最終演化為 RLHF,用於微調 ChatGPT 等模型)。Sutskever 解釋了大型語言模型如何透過預測下一個詞來學習世界模型,並闡述了從 GPT-3 到 GPT-4 的顯著進步,特別是在理解、推理和多模態(結合文本與視覺)能力上的提升。他指出,雖然模型能力驚人,但目前最大的挑戰在於提高可靠性,減少「幻覺」和錯誤。他認為多模態學習不僅增強了模型的實用性(例如理解圖像),也能深化模型對世界的理解。最後,Sutskever 對 AI 未來的發展保持樂觀,預期可靠性將是近期的研究重點,並對神經網路僅透過擴大規模就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果表示驚嘆。

Ilya Sutskever:走向AGI的激動人心而又危險的旅程

2025-04-04

Ilya Sutskever 在此演講中探討了通用人工智慧(AGI)令人興奮的前景與潛在的危險。他解釋了 AI 的基本原理,分享了個人投身 AI 的原因,並以醫療保健為例說明 AGI 的巨大變革潛力。同時,他也指出了 AGI 可能被濫用以及其自我改進特性帶來的挑戰。儘管如此,Sutskever 樂觀地認為,隨著 AI 能力的增強與普及,人們將意識到合作的必要性,共同努力確保 AGI 朝著有益的方向發展。

20VC: 微軟首席技術官Kevin Scott談AI世界中價值的流向

2025-03-31

這篇文章記錄了 20VC 主持人 Harry Stebbings 對微軟首席技術官 Kevin Scott 的訪談。Kevin Scott 分享了他對當前 AI 浪潮的看法,強調雖然基礎設施和模型很重要,但最終的價值將體現在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上。他認為擴展定律的極限尚未到來,數據品質與合成數據日益重要,而模型的推理能力比單純記憶更關鍵。Scott 預見未來 AI 代理人(Agent)將取代傳統 UI,但需克服記憶和非同步執行的挑戰。他預測五年內 95% 的新程式碼將由 AI 生成,提升開發抽象層級,賦能小型團隊。他也看好 AI 在解決技術債和醫療診斷等領域的潛力,並呼籲加速 AI 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特別是透過教育。

Bill Gates獨家專訪:科技未來、AI與全球影響

2025-03-31

這篇訪談紀錄了 Bill Gates 對當前全球局勢的看法。他討論了全球合作面臨的挑戰,但仍對未來保持樂觀,特別是透過科技創新應對氣候變遷(如碳捕捉、核能)、改善全球健康(如疫苗、診斷技術)和提升農業生產力。Gates 強調了印度在數位公共基礎設施(DPI)、疫苗製造和研發方面的潛力與貢獻,並看好其未來發展。他也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AI)的巨大潛力與潛在衝擊,認為 AI 將深刻改變醫療、教育等領域,但也需要謹慎引導。訪談還涉及慈善事業、人口趨勢、美中關係、媒體角色等多個議題,展現了他對科技、發展和人類未來的廣泛思考。

Bridgewater’s AIA Labs Chief Scientist Jas Sekhon: AI Today and Tomorrow

2025-03-26

這篇文章探討AI發展的現狀與未來方向:Bridgewater的AIA Labs首席科學家Jas Sekhon闡述了AI目前面臨的矛盾——投資者對商業應用失望但科學界卻對突破性進展感到驚喜;他解釋了連結主義與符號主義兩大AI學派之間的角力,分析了大型語言模型在各專業領域測試中的驚人表現,並指出AI未來發展有兩種路徑:通過規模擴張與改進算法來實現"代理行為"的樂觀情境,或如歷史上其他通用技術一樣經歷漫長整合期的基本情境。

Jack談AI歷史

2025-03-25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慧(AI)的歷史發展,從1950年代的圖靈測試開始,經歷了兩次AI的崛起與崩潰,直到現今的深度學習和大語言模型的興起。文章中提到的關鍵人物包括圖靈、John McCarthy、Marvin Minsky、Jeffrey Hinton、李飛飛等,他們在AI的不同階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AI的發展歷程中,學術界和產業界的互動,以及計算能力、數據和儲存空間的進步,都是推動AI技術進步的關鍵因素

吳恩達博士於2025年AI博覽會分享人工智能創新與台灣機遇

2025-03-25

此文記錄了吳恩達博士於2025年AI博覽會的分享,他強調現今是AI發展最令人興奮的時刻,提出兩大觀點:一是全球AI工具以低成本普及,為台灣各產業帶來創新應用機會;二是開源與開放授權模型正成為國家與企業展現軟實力的方式。吳恩達指出,AI使小型團隊能與大企業匹敵,建議學習程式設計,掌握AI工具將成為未來必備能力。他同時分享企業應建立沙盒環境鼓勵創新,並呼籲台灣善用硬體優勢與技術實力,在全球AI發展中站穩關鍵地位。

Nvidia CEO 黃仁勳和Mistral CEO *Arthur Mensch* 談如何贏得全球人工智慧競賽

2025-03-21

這篇文章記錄了 Nvidia CEO 黃仁勳和 Mistral CEO *Arthur Mensch* 的對話,討論了全球人工智慧競賽的現狀及未來發展。他們強調 AI 作為一種通用技術的重要性,並探討了主權 AI 的概念,指出各國應該積極參與 AI 的發展以維護文化和經濟利益。文章還涉及開源模型在推動技術進步中的角色,以及企業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人工智慧之父:人工智慧需要物理學才能進化 | Yann LeCun

2025-03-19

本文介紹人工智慧領域專家楊立昆教授的觀點,他認為目前的AI系統雖擅長語言處理但在理解物理世界方面仍然有限。作為Meta副總裁,楊教授正研發能理解物理世界、擁有持久記憶、具備推理與規劃能力的AI系統。文章也提到他獲得計算機科學最高榮譽圖靈獎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工程獎的成就,並批評了馬斯克關於Tesla自動駕駛的不實預測。

NVDA GTC- Jesen Huang演講

2025-03-18

這篇文章記錄了NVIDIA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在GTC大會上的主題演講,其中介紹了NVIDIA的最新技術發展,包括矽光子技術、共封裝光學傳輸系統(CPO)、DJX系列企業AI計算機、Nims開源AI模型以及物理AI與機器人技術。演講特別強調了Blackwell架構的量產進度、矽光子技術解決數據中心擴展問題的重要性、企業AI基礎設施的革新,以及與各大企業夥伴的合作。黃仁勳也宣布了Isaac Groot N1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以及與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合作開發的Newton物理引擎。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24Q4 年股東信

2025-03-14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的 2024 年年度報告,內容涵蓋公司概覽、績效表現(與 S&P 500 比較)、董事長對宏觀經濟、地緣政治以及公司行動(下市、股份回購、費用)的評論,以及投資經理人的報告,詳述投資策略、績效歸因、新增及現有投資組合持股(如 Uber、Brookfield、Nike 等)、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 的策略發展、SPARC 和避險策略。報告強調長期價值、永久資本以及如何應對市場波動。

Alphabet 總裁暨首席投資長:推動 AI、量子運算與自駕車

2025-03-11

本文記錄了挪威主權財富基金執行長Nicolai Tangen與Alphabet總裁兼首席投資長Ruth Porat的深度對談,探討Google母公司在AI、量子運算與自駕車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戰略佈局。Ruth分享了Google的全方位AI策略、Willow量子晶片的突破性進展、Waymo自駕車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以及公司的資本配置哲學、創新文化與長期投資理念。她還分享了從金融危機中學到的寶貴經驗,以及對未來科技發展的獨到見解。

OpenAI 深度研究團隊:為何端到端訓練是 AI 代理的未來

2025-03-10

這篇文章探討了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產品,強調其在端到端強化學習中的應用,並預測 AI 代理將在 2025 年成為主流。文章中提到的關鍵人物包括 Isa Fulford 和 Josh Tobin,他們分享了產品的開發歷程及其在各行業的應用,如科技、醫學和個人化學習。Deep Research 被描述為一種能夠快速搜尋和分析網路資訊的強大工具,並且在未來將進一步擴展其功能。

CNBC蔡崇信(Joe Tsai)的深度對談

2025-03-10

這篇文章記錄了CNBC主持人David Faber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創辦人兼主席蔡崇信(Joe Tsai)的深度對談,內容涵蓋了蔡崇信在體育產業的投資策略、阿里巴巴的企業轉型、人工智慧發展願景以及中美貿易關係。蔡崇信分享了他對NBA和NFL等體育特許經營權的投資理念,強調了媒體轉播權的價值和球隊IP的長期增值潛力;談及阿里巴巴時,他著重討論了將大型企業轉變為具有創業精神組織的重要性,以及公司在電子商務和雲計算兩大核心業務上的聚焦;在人工智慧領域,蔡崇信提出了獨特的哲學觀點,認為AI的真正價值不在於純粹的智能,而在於實際應用場景;最後他對中國消費市場和中美貿易前景表達了謹慎樂觀的態度。

與傳奇一起價值投資:基金管理的藝術,與 Chase Sheridan 和 Will Pan

2025-03-10

這篇文章介紹了《價值投資傳奇》播客第四季的新變化,主要是迎來了新的聯合主持人Michael Mauboussin。Michael是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旗下Counterpoint Global的「跨領域研究主管」,也是哥倫比亞商學院的金融學兼任教授。文章詳細介紹了Michael的專業背景、投資經驗和著作,以及他與主持人Thanos Santos的合作願景,兩人將共同探討頂級投資者如何挑選股票、管理風險,並在變化的金融環境中持續成功。

Satya Nadella談未來的科技業

2025-03-09

這篇文章記錄了Satya Nadella在SXSW的演講,分享他在微軟33年的經歷和對科技未來的看法。他談到微軟的文化轉型、與OpenAI的合作關係、AI系統的發展方向,以及量子計算的進展。Nadella強調了「重新創辦」的領導理念,認為成功企業必須不斷創新而非依賴過去的成功模式。他對未來AI界面的發展表示樂觀,並提出在AI時代,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維比專業知識更為重要。

Scott Galloway 的 2025 年趨勢預測|SXSW LIVE

2025-03-09

這篇文章記錄了Scott Galloway對2025年的預測和觀察,涵蓋了多個領域。他分析了Nvidia和OpenAI等科技巨頭的市場地位,預測Meta將在AI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他認為2025年將出現大量併購活動,新興市場投資將超越美國市場,播客將成為主流媒體。Galloway特別關注年輕男性面臨的社會危機,指出孤獨是美國最大的威脅,並呼籲政策應以支持年輕人組建家庭為核心。他提出了一個「統一理論」,認為社會應該讓年輕人有經濟能力選擇生育和養育孩子,這才是解決許多社會問題的關鍵。

Bill Gurley 和 Brad Gerstner:Grok 3、AI記憶與語音、中國、DOGE、股市回調

2025-03-06

這篇文章記錄了 Bill Gurley 和 Brad Gerstner 的對話,主要討論了 AI 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包括 Grok 3 的推出及其在市場中的表現、AI 記憶與語音技術的進展、美中科技競爭、主要科技公司在 AI 領域的投資策略以及可能的股市回調。他們分析了 OpenAI、Google、Meta 等公司的市場策略,探討了 DOGE(特朗普政府的政府精簡計劃)對經濟和科技行業的潛在影響,並討論了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對科技投資的影響。對話還涉及了大規模 AI 基礎設施投資的可持續性問題,以及政府支出削減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Ivan Zhao : Notion 失去的歲月、在 Covid 期間瀕臨崩潰、保持小規模以快速發展、橫向構建的喜悅和痛苦

2025-03-06

本文是 Lenny 與 Notion 聯合創始人兼 CEO Ivan Zhao 的深度對談,探討了 Notion 如何以「樂高積木」的哲學打造橫向軟體平台,Ivan 分享了公司保持精簡高效的運營理念、面對危機的經驗、對工藝與價值的堅持,以及如何在 AI 時代重新思考產品設計。Ivan 強調了抽象系統思維的重要性,並解釋了 Notion 如何通過 B2C2B 策略實現增長,同時保持對原始價值觀的忠誠。

Anthropic CPO Mike Krieger訪談:人工智慧世界中的價值將在哪裡創造 |基礎模型是否商品化 |模型提供者何時成為應用程式提供者 | Anthropic 從 Deepseek 中學到了什麼

2025-03-04

這篇文章是關於Mike Krieger在人工智慧領域的見解,特別是他對於未來價值創造的看法。他討論了創業公司如何在AI主導的時代中找到差異化的市場進入策略和數據來源,並強調了人才、模型特性和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性。Krieger還探討了AI模型的進步障礙以及未來軟體開發者角色的變化。

Anthropic 執行長 Dario Amodei 談如何在人工智慧末日中生存

2025-03-03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3.7 Sonnet模型,重點討論了其推理能力的提升、與競爭對手的差異,以及AI安全風險評估。Dario Amodei解釋了Claude 3.7如何專注於現實世界任務而非僅限於數學和競賽編程,並討論了AI發展的全球競爭格局,特別是與中國的技術競賽。文章還探討了AI安全問題、未來潛在風險,以及AI如何在醫療診斷等領域帶來積極變革。

MongoDB 的 Sahir Azam:向量資料庫和 AI 的資料結構

2025-02-24

MongoDB 產品負責人 Sahir Azam 解釋了向量資料庫如何從語義搜尋發展成為 AI 應用程式的重要記憶體和狀態層。他描述了他對人工智慧如何改變軟體開發的看法,以及如何結合向量、圖形和傳統資料結構來實現關鍵任務企業人工智慧用例所需的高品質檢索。借鑒 MongoDB 成功的雲端轉型,Azam 分享了他的願景,透過整合工具和抽象讓主流開發人員能夠使用複雜的功能,從而實現 AI 開發的民主化。

AI 將如何改變會計?一個 $100B 的機會

2025-01-02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AI對會計產業的影響。文章指出會計產業面臨人力短缺問題,75%的註冊會計師將在未來十年內退休,同時2019-2022年間會計師數量下降了16%。然而工作量卻在增加,造成產業壓力。文章認為AI技術可以協助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在數據收集、研究工作等方面。不過由於會計工作要求高度準確性,AI實施仍面臨一些挑戰。文章也討論了會計軟體的發展歷史,指出目前仍在使用較老舊的系統,AI的導入可望帶來更有效率且經濟的服務。

為什麼優秀的 AI 產品都與數據有關 | Shaun Clowes (Confluent 首席產品官) 訪談

2025-01-02

這篇文章是對 Confluent 首席產品官 Shaun Clowes 的深度訪談,主要探討了 AI 與數據的關係、B2B SaaS 產品的發展趨勢,以及產品主導增長(PLG)的重要性。Shaun 分享了他在 Atlassian、Salesforce、Metromile 等公司的經驗,強調了數據在產品決策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平衡數據驅動與直覺判斷。他特別指出,在 AI 時代,擁有正確的數據和理解數據的能力將成為產品成功的關鍵因素。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23Q4 年股東信

2024-03-22

本文件為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的 2023 年度報告。內容涵蓋公司概覽、2023 年公司績效及投資經理人報告,包括對主要投資組合公司(Universal Music Group, Alphabet, Chipotle, Restaurant Brands, Hilton, Howard Hughes Holdings, Canadian Pacific Kansas City, Fannie Mae, Freddie Mac)的更新,並討論了避險策略、Pershing Square 的競爭優勢、SPARC 計畫以及投資管理協議(IMA)的修改。此外,也包含了主席聲明,闡述了董事會在企業行動(如股息、股票回購和評估美國上市可能性)方面的努力,並評論了NAV折價以及企業治理事項。報告還包含了主要風險與不確定性、董事會資訊、企業治理報告及經審計財務報表等。

2023年致股東信

2024-02-24

Warren Buffett 在 2023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首先深情悼念了 Charlie Munger,稱其為 Berkshire 的「建築師」。信中再次批評 GAAP 將未實現資本損益計入盈利的規則,強調應關注經營利潤。Buffett 討論了公司規模帶來的收購挑戰,重申了尋找具有良好經濟特徵和優秀管理者的企業的目標。他詳細介紹了幾項長期投資(Coca-Cola, American Express, Occidental Petroleum, 日本五大商社),並分析了 BNSF 和 BHE 在 2023 年面臨的挑戰(BHE 的森林火災損失和監管問題)。保險業務表現出色。信中還探討了公司治理、股東關係(以其姐妹 Bertie 為代表),並預告了年度股東大會。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23Q2 年股東信

2023-06-30

本報告為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報告。內容涵蓋公司概況、業績表現、主席聲明、投資經理報告(包括投資組合概述、表現歸因、新投資Alphabet及現有投資組合更新:Universal Music Group、Chipotle、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Lowe's、Howard Hughes Holdings、Canadian Pacific Kansas City Limited、Fannie Mae及Freddie Mac,以及SPARC的進度),並包含未經審計的簡明中期財務報表附註。報告強調上半年強勁的NAV增長、股份回購、NAV折價議題以及對未來宏觀經濟和投資策略的看法。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22Q4 年股東信

2022-12-31

本報告摘錄了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2022年度報告的重要部分,涵蓋了公司概述、董事長報告、投資經理報告以及主要風險說明。報告詳細闡述了PSH在2022年的投資表現,包括NAV與S&P 500的比較、避險策略的貢獻、市場觀點(尤其是利率上升和銀行危機的影響),以及對核心投資組合公司的更新。此外,報告也討論了公司的企業行動、NAV折價問題、公司治理和SPARC的進展。

2021年致股東信

2022-02-26

Warren Buffett 在 Berkshire 2021 年的股東信中,回顧了公司的進展,強調增加內在價值的核心職責。信中討論了 Berkshire 的資產結構(特別是基礎設施資產)、納稅情況、保險浮存金的價值以及公司“四大巨頭”(保險、Apple、BNSF、BHE)的表現。Buffett 還談及了股票投資、現金持有、股票回購的重要性,並分享了關於 TTI 創始人 Paul Andrews 的感人故事及其對 Berkshire 收購 BNSF 的意外影響。最後,他表達了對股東信任的感謝並預告了年度會議。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21Q2 年股東信

2021-06-30

這份致股東函涵蓋了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半年度績效、關鍵投資組合的更新,以及對Pershing Square Tontine Holdings, Ltd. (PSTH)相關議題、SPARC計畫與近期訴訟的回應。報告詳細說明了公司的NAV績效與S&P 500的比較,討論了Universal Music Group (UMG)的投資,並對Domino’s Pizza、Chipotle、Lowe’s等核心持股的表現進行了分析。信中強調了SPARC作為解決PSTH結構性問題的方案,並闡述了其對股東的潛在利益。

2020年致股東信

2021-02-27

Warren Buffett 在 2020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報告了 425 億美元的 GAAP 盈利,但強調經營利潤(219 億美元)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並再次批評 GAAP 要求計入未實現資本損益的規則。信中討論了 Precision Castparts 的 110 億美元減記,承認是支付價格過高的錯誤。解釋了 Berkshire 作為混合型企業(控股與非控股)的優勢,並重點介紹了四大“明珠”業務:保險(強調浮存金的重要性及低利率環境的挑戰)、BNSF 鐵路、Apple(強調股票回購對增加持股比例的威力)和 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強調其在可再生能源和電網改造方面的投入及獨特的留存收益模式)。信中還列出了主要股票投資,分享了關於美國經濟潛力的樂觀看法(“美國順風”),並闡述了與股東建立“夥伴關係”的理念。最後,提到了 Berkshire 龐大的固定資產規模,並預告了年度股東大會的安排,確認 Charlie Munger 將重返舞台。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20Q4 年股東信

2020-12-31

本報告節選自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2020年報,包含了投資經理William A. Ackman致股東的信函,詳細回顧了2020年的優異業績,討論了基金的投資策略、與S&P 500的績效比較、SPAC的進展、對比企業集團、資產淨值折價、PSH複製的挑戰,並深入闡述了ESG如何整合到投資流程中。同時,報告也提供了2020年和2021年初主要投資組合公司的更新與績效歸因。

2019年致股東信

2020-02-22

Warren Buffett 在 2019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報告了創紀錄的 GAAP 盈利,但強調其主要來自未實現的股票收益,並重申應關注經營利潤。信中討論了留存收益的力量、收購策略的挑戰、主要非保險業務(BNSF、BHE 等)和保險業務(強調浮存金)的表現。他列出了十大股權投資,並闡述了長期持有優質企業的理念。此外,信中還涉及公司治理、股票回購和稅收貢獻,並宣布年度股東大會將讓 Ajit Jain 和 Greg Abel 更多參與問答環節。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19Q4 年股東信

2019-12-31

本年度報告摘錄包含了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在2019年的績效總結、早期應對冠狀病毒危機採取的對沖策略及其後的資本再部署、組織變革、公司行動以及經理人持股情況。報告還詳細介紹了冠狀病毒對投資組合公司(包括 Agilent, Chipotle Mexican Grill, Restaurant Brands, Lowe's, Hilton, Berkshire Hathaway, Fannie Mae, Freddie Mac, The Howard Hughes Corporation)的影響及其業務進展,並提供了績效歸因分析。

2018年ACM圖靈演講:深度學習革命及其續集:Geoffrey Hinton 與 Yann LeCun 的圖靈獎演講

2019-06-23

本文章為 Geoffrey Hinton 與 Yann LeCun 於 FCRC 2019 會議上,針對其 2018 年 ACM A.M. Turing Award 發表的聯合演講逐字稿翻譯。演講回顧了深度學習的歷史發展、挑戰與突破,探討了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與強化學習的差異,並展望了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未來方向,特別強調了自我監督式學習的重要性。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18Q4 年股東信

2018-12-31

本文件摘錄自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2018 年年報中的致股東函及投資組合更新部分。信函中,執行長 William A. Ackman 回顧了 2018 年的績效表現,並詳細闡述了 PSH 的投資策略、結構優勢(如穩定的資本基礎和稅務效率)及劣勢(如美國上市受限和被視為對沖基金),並討論了股價折價、股票回購和派發股息的理由。投資組合更新部分則詳細介紹了主要持股公司(Chipotle、ADP、Restaurant Brands、Lowe's、Starbucks、Hilton、United Technologies、Howard Hughes、Fannie Mae 和 Freddie Mac)在 2018 年及 2019 年初的表現及業務進展。

Constellation Software對員工激勵與敬業度的看法

2018-10-04

這篇文章是Mark L.代表Constellation Software對投資人問題的回覆,討論了公司除了財務報酬之外,如何吸引、留任及激勵員工。文章深入探討了他們對於從總部追蹤員工敬業度指標的懷疑態度,並引用研究批評,主張自主性、主管品質以及個人觀察(如離職率)是更有效的績效和留任驅動力。文章也概述了透過機會和同理心來吸引和留任員工的方法,並強調團隊和任務在激勵中的重要性。

關於資本配置策略的投資者問答 (截至 2018 年 6 月 26 日)

2018-06-26

本文記錄了截至 2018 年 6 月 26 日,CSI 就資本配置策略收到的一則投資者問題及其回應。問題探討了在併購機會減少且昂貴的情況下,公司是否會考慮透過特別股利返還資本或增加財務槓桿來提升 ROE。回應則討論了特別股利、庫藏股的可能性,並引用了「Toy 的恆常擔憂定律」來解釋業務風險與財務風險的權衡,同時表達了對高槓桿的謹慎態度。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2018年總裁致股東信函

2018-04-20

Mark Leonard 在他最後一封年度總裁致股東信中,討論了未來股東溝通形式的變化,並解釋了因競爭原因限制收購活動資訊揭露的決定。信中深入探討了公司2017年的財務表現,包括ANI、CFO/Share、ROIC和有機淨收入增長,以及對最佳衡量公司績效指標的思考。他分享了關於資本配置策略和股東角色的看法,特別區分了不同類型的股東。信函著重討論了董事會的組成和治理挑戰,包括對獨立性、多元化和任期限制的看法,並強調了董事「教練」角色的重要性。Mark Leonard 也闡述了公司的長期目標——成為優秀的VMS業務的永久擁有者,並以日報產業類比VMS產業的演變。最後,他描繪了CSI內部的職業發展路徑,從Craftsman到Compounder,並將Compounder的角色與董事會的職責進行類比。

2017年致股東信

2018-02-24

Warren Buffett 在 2017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報告了當年公司淨值增加 653 億美元,其中 290 億美元來自美國稅改。他批評了新的 GAAP 會計準則要求將未實現投資損益計入淨利潤,認為這會嚴重扭曲業績並誤導投資者。信中提到由於標的價格過高,2017 年大型收購匱乏,但完成了對 Pilot Flying J 的重大投資以及幾項補強型收購。詳細討論了保險業務的浮存金增長至 1145 億美元,以及儘管因三大颶風造成 30 億美元損失而出現承保虧損,公司仍擁有無與倫比的財務實力應對巨災。簡要回顧了非保險業務(包括 BNSF 和 BHE)的表現。投資方面,列出了主要持股,並重申了將股票視為企業所有權的長期觀點。信中回顧了與 Protégé Partners 長達十年的賭局結果,強調了指數基金相對於高費用對沖基金的優勢,並分享了從市場波動中學到的教訓。最後,宣布了年度股東大會的安排,並正式宣布 Ajit Jain 和 Greg Abel 被任命為副董事長,分別負責保險和非保險業務運營。

致股東:關於回歸平均、投資策略與組織發展

2017-04-25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總裁 Mark Leonard 在這封致股東信中,討論了公司 2016 年的業績表現,回顧了歷史高績效聯合大企業(HPC)的發展模式,並探討了 CSI 面臨的回歸平均挑戰。他詳細闡述了 CSI 的內部執行問題,包括維持投資紀律、避免管理費用膨脹以及增加成長投資(有機與併購)。信中強調了 CSI 獨特的「人本規模」業務單位策略,並討論了擴展併購能力和培養下一代投資組合經理人的重要性。最後,感謝員工並宣布股東大會資訊。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16Q4 年股東信

2016-12-31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2016年報,詳細說明了公司當年的績效表現,包括總回報和淨回報,以及S&P 500指數的對比。報告分析了投資組合中表現最佳和最差的持股對總績效的貢獻。股東信中,Bill Ackman回顧了2016年的挑戰性表現,特別是Valeant投資帶來的巨大損失,並分享了從中學到的教訓。報告也提供了對主要投資組合公司(包括Air Products, Chipotle, Fannie Mae/Freddie Mac, Herbalife空頭等)的最新情況和展望,並總結了已退出投資(Canadian Pacific, Zoetis)的成果。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2016Q2 年股東信

2016-06-30

本報告為 Pershing Square Holdings, Ltd. 致股東的中期財務報告與投資經理報告,涵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止的期間。報告回顧了基金近期的表現,特別是過去十二個月的挑戰以及最近的進步,並提供了投資組合中主要持股(包括 Air Products & Chemicals、Fannie Mae/Freddie Mac、Herbalife 空頭、The Howard Hughes Corporation、Mondelez International、Nomad Foods、Platform Specialty Products、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和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的最新情況。報告還詳細討論了已退出持股 Canadian Pacific 的投資歷程和成果,以及為增加新投資資本而出售 Zoetis 和 Canadian Pacific 的決定。此外,報告也提及了基金組織結構的一些變動。

2015年致股東信

2016-02-27

Warren Buffett 在 2015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闡述了公司帳面價值增長 6.4%,並強調內在價值遠超帳面價值。信中重點提及了 BNSF 鐵路服務的顯著改善和創紀錄的資本支出,以及「五大發電站」非保險業務的強勁盈利。宣布收購 Precision Castparts (PCC),使其成為「六大發電站」之一。討論了保險業務連續 13 年的承保利潤和浮存金的增長。強調了 Kraft Heinz 合併的成功以及與 3G Capital 的合作模式。Buffett 反駁了對美國前景的悲觀論調,強調生產力提升是美國繁榮的關鍵,並探討了生產力提升帶來的社會挑戰。他還討論了公司面臨的風險,特別是大型災難性事件,並回應了關於氣候變遷對保險業務影響的擔憂。最後,宣布年度股東大會將首次進行全球網路直播,並提供了會議相關細節。

2016年ACM圖靈演講: Martin Hellman 論網路安全、核武安全及邏輯

2016-01-01

ACM Turing獎得主 Martin Hellman 教授在CCS 2016發表演說,分享他40年前在公開金鑰加密領域(特別是DES、與NSA的早期衝突)的貢獻如何啟發他對風險分析、核武與網路嚇阻的思考。他也連結個人生活(婚姻、從Gödel與Turing的定理中學習邏輯的極限)的經驗,強調跨領域合作與理解在解決技術與社會問題中的重要性,並探討技術進步與人類成熟度之間的鴻溝。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致股東信函

2015-04-06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總裁 Mark Leonard 於 2015 年 4 月 6 日發給股東的信函。內容涵蓋公司 2014 年的財務表現(調整後淨利、投資資本報酬率、營收成長、債務狀況)、維護收入組成、SaaS 業務發展、每股指標。信中詳細闡述了 Mark Leonard 本人大幅調整薪酬的原因與未來的角色變化,並討論了公司在員工獎勵計畫、資本結構以及組織文化與策略(如去中心化、實驗性文化)方面的思考與倡議。最後推薦了一本關於合作的書籍,並預告了年度股東大會資訊。

2013年致股東信

2014-02-28

Warren Buffett 在 2013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回顧了公司當年18.2%的帳面價值增長,討論了重大收購(Heinz、NV Energy)、核心業務(保險、BNSF、MidAmerican 等)的表現、股票回購政策,以及對“四大”持股的增持。信中還分享了關於投資哲學的深刻見解,強調了長期持有生產性資產、區分投資與投機、以及對非專業人士推薦指數基金的重要性,並引用了 Ben Graham 的思想。最後,預告了年度股東大會的細節。

2014年YC課程 第十六講:如何進行使用者訪談

2014-01-16

Emmett Shear 在本次講座中,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進行使用者訪談,這是在建立新創公司過程中與使用者對話的關鍵環節。他分享了從 Kiko Calendar 和 Justin.tv 的早期經驗,如何學到與使用者對話的重要性,並詳細介紹了 Twitch 在產品開發初期,透過訪談不同群體的使用者(廣播者、競爭者使用者、非使用者)來找出真正的問題和需求,而非僅僅是使用者所提出的功能。講座內容涵蓋了如何識別目標使用者、進行訪談的技巧(避免直接詢問功能、挖掘潛在需求)、如何從訪談中提煉見解,以及如何驗證產品理念。Emmett Shear 強調,有效的訪談是新創公司成功的基石,能幫助團隊避免浪費資源開發無人需要的功能。

2014年YC課程 第十四講:如何營運

2014-01-14

Keith Rabois 在本講座中探討了建立和營運一家公司的挑戰,強調領導者在最大化組織產出方面的角色。他介紹了「編輯」作為管理者的比喻,涵蓋了簡化、提出釐清問題、資源分配、確保一致聲音以及編輯團隊等方面。講座還深入探討了授權、決策框架、識別關鍵高影響力人才(「槍管」)、專注的重要性、透明度、指標以及對細節的關注,並引用了來自 PayPal、Square、LinkedIn 的案例以及 Andy Grove 和 Bill Walsh 的見解。

2013年ACM圖靈演講:併行歷史的不完全記錄

2014-01-01

Leslie Lamport 在其圖靈獎演講中,回顧了併行計算和分散式系統的早期歷史,從 Dijkstra 的互斥和生產者-消費者問題開始,介紹了他自己的 Bakery 演算法。他強調了對併行演算法進行嚴謹證明和數學建模的必要性,討論了 Two-Arrow 模型和事件歷史模型,並解釋了為什麼他認為標準模型最適合精確規範和驗證。演講也觸及了記憶體屏障、Petri 網,並討論了全域狀態的概念。最後,他列舉了許多因時間限制而未能深入探討的重要主題,並簡要提到了容錯的早期工作。

Amazon 2011年致股東信

2012-04-05

Amazon 創辦人 Jeffrey P. Bezos 在 2011 年的股東信中,強調了 Amazon Web Services (AWS)、Fulfillment by Amazon (FBA) 和 Kindle Direct Publishing (KDP) 等自助服務平台的力量。信中透過多位開發者、賣家和作者的成功案例,說明這些平台如何賦予他人創新的能力,降低進入門檻,並為所有利害關係人創造雙贏局面。Bezos 闡述了自助服務模式對於促進多樣性和加速創新的重要性,並重申 Amazon 持續發明和專注於長遠價值的承諾。

2011年致股東信

2012-02-25

Warren Buffett 在 2011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回顧了公司當年的表現,包括帳面價值的增長、繼任計畫的進展、收購 Lubrizol、主要業務(BNSF、Iscar、Lubrizol、Marmon Group、MidAmerican Energy)的創紀錄盈利、對美國的大量資本投資、保險業務的持續成功和浮存金增長,以及對 Bank of America 和 IBM 的重大投資。信中也提到了投資 Energy Future Holdings 的失誤、固定收益投資被贖回,以及房地產市場復甦的延遲對相關業務的影響。Buffett 重申了以內在價值衡量績效的標準,討論了股票回購的條件和益處,並闡述了他對股票價格波動的看法。他詳細介紹了保險、受監管資本密集型業務、製造/服務/零售業以及金融和金融產品四大業務板塊的表現。最後,他分享了對三類主要投資(貨幣計價資產、非生產性資產如黃金、生產性資產)的看法,並強烈偏好後者,同時預告了年度股東大會的細節。

2011年ACM圖靈演講:因果推論的機械化:一項「迷你」圖靈測試及更遠大目標

2012-01-01

Judea Pearl 教授在 ACM AM 圖靈獎講座中,探討了因果推論的機械化,將其與圖靈測試相連結。他闡述了因果推論的三層次階層(觀察、行動、反事實),並強調其在人類認知、科學、機器人學以及資料密集型領域的重要性。講座介紹了因果模型的形式化、Do-calculus 的演變,以及在介入效果、中介分析和可轉移性等方面的應用與進展。

2009 年股東信

2010-02-26

Warren Buffett 在此信中回顧了 2009 年的表現,帳面價值增長 19.8%。信中詳細介紹了收購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BNSF) 的情況,重申了 Berkshire 的經營原則和衡量標準,並分部門回顧了保險、受監管公用事業、製造/服務/零售以及金融業務的表現。他特別提到了 GEICO 和 Ajit Jain 的卓越貢獻,討論了 NetJets 的困境和轉變,以及 Clayton Homes 面臨的行業挑戰。信中還涵蓋了投資組合的變動、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狀況、對股票發行作為收購貨幣的謹慎態度,以及年度股東會的安排。

2009年ACM圖靈演講:透過檢視過去改善未來:ACM 圖靈獎講座

2010-01-01

本文是 Charles P. Thacker 於 2009 年 ACM 圖靈獎講座的講稿翻譯。講稿首先介紹了 ACM 圖靈獎及其得主 Thacker 的傑出貢獻,特別是他在個人電腦 (Alto)、區域網路 (Ethernet) 等領域的先鋒工作。Thacker 接著提出計算機體系結構已遇到功耗牆、時脈速度牆和記憶體牆等挑戰,並透過比較 Alto 與現代 PC 的規格來說明進步與瓶頸。他主張應重新審視過去基於資源稀缺而做出的設計決策,例如虛擬記憶體、一致性共享記憶體、執行緒與鎖定、複雜 CPU 設計和中斷機制。他也探討了資料中心網路中從封包交換轉向電路交換的可能性。文中介紹了基於 FPGA 的 Beehive 實驗平台,用於教育和探索新的體系結構。最後,Thacker 提出了改善未來的一些重大挑戰,例如自動駕駛、個性化計算、教育輔助和隱私保護。講稿強調了從歷史中學習的重要性,並對計算領域的未來表達了樂觀態度。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致股東信:2007 年第四季度與全年績效更新

2008-03-05

這封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的致股東信討論了公司在 2007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務表現,包括淨收入、有機成長、部門表現、維護收入及獲利能力指標 (EBITA, EBITDA, ROIC)。信中也說明了績效指標的調整、資產會計 (GAAP) 的挑戰,以及關於股票空頭部位、股息和員工股票計畫的更新。最後,信中評估了實現五年期績效目標的進展。

2007 年股東信

2008-02-28

Warren Buffett 在此信中回顧了 2007 年的表現,帳面價值增長 11%。信中討論了房地產泡沫對部分業務的影響、Marmon 和 Richline 的收購案、評估企業的標準(偉大、良好、糟糕的企業類型)、保險業務的表現、管理層接班計劃、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對美元持續走弱和貿易逆差的擔憂,以及對企業會計實務(特別是養老金假設)的批評,並預告了年度股東會的安排。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致股東:2007年第二季業績與展望

Invalid date

Mark Leonard 在這封給股東的信中,討論了 Constellation Software Inc. 於 2007 年第二季的業績,包括有機淨營收成長回升、維護營收的強韌性、員工薪酬計畫對 EBITDA 利潤率的影響,以及對研發與銷售行銷投資的看法。信中也檢視了重要的績效指標(ROIC、TNA),說明了近期收購(包括對 VCG Inc. 的策略性投資),並評估了公司達成長期財務目標的進展。

2006年致股東信

2007-02-28

Warren Buffett 在 2006 年致股東信中,回顧了 Berkshire Hathaway 的年度表現,特別強調了保險業務的運氣因素和 GEICO 的卓越績效。信中討論了重要的國際收購案 (ISCAR) 和國內收購 (TTI),分析了各主要營運部門的表現,包括保險、公用事業、製造、服務和零售。Buffett 也談及投資組合、外匯部位的縮減、對美元和貿易逆差的持續擔憂、管理繼任計劃、董事會變革、對高階主管薪酬制度的批評,以及他的慈善捐贈計劃。

2006年ACM圖靈演講:Compiling for Performance: A Personal Tour

2007-01-01

Fran Allen 於 2006 年圖靈獎演講中,回顧了高效能編譯器和平行計算的歷史,探討了從 Fortran、Stretch、ACS 到 PTRAN 的發展歷程。她強調了摩爾定律在單執行緒效能上的終結,以及無所不在的平行性帶來的挑戰。Allen 主張需要提升程式語言的層次,特別是發展以資料為中心的語言,以有效利用未來的多核架構,並呼籲計算機科學界抓住這一重大的轉型機會。

2004年波克夏海瑟威股東會下午場

2004-05-01

Warren Buffett 與 Charlie Munger 在2004年的問答環節中,討論了判斷公司道德的困難、股票選擇權費用化的會計爭議、Berkshire 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衝突、收購公司的競爭、MidAmerican 的環保紀錄、移民政策、Berkshire 不分割股票的原因、投資道德界線、保險承銷的激勵機制、投資 PetroChina 的理由、石棉訴訟問題、股利與股票回購的比較、GEICO 的直銷模式、Google 創辦人的理念、房地產經紀業務、對 Phil Fisher 的回憶、經理人薪酬設計、IPO 的看法、對沖基金的弊端、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風險以及給年輕人的理財建議等議題。

2003 年股東信

2004-02-27

Warren Buffett 在此信中回顧了 Berkshire Hathaway 在 2003 年的表現,每股帳面價值增長 21%。信中強調內在價值的重要性,討論了營運盈餘的增長、收購 Clayton Homes 和 McLane 的過程、對稅收政策和公司治理(特別是 CEO 薪酬與董事獨立性)的看法、各業務部門(保險、公用事業、金融、製造零售服務)的表現、投資組合狀況(包括外匯操作)、終止股東指定捐款計劃的原因,以及年度股東會的安排。

2002年ACM圖靈演講:密碼學研究的現況:高層次視角

2002-01-01

本文回顧了過去20-25年密碼學研究的主要發展,特別是從秘密走向公開、從藝術轉變為科學的兩個重要變革。文章討論了政府對密碼學的態度轉變、密碼學與其他領域的互動,以及理論與實務的緊密關係。最後,對密碼學的幾個子領域(秘密金鑰區塊加密法、流密碼法、理論與實用協定)的現況進行了總結和評分,並指出了未來的挑戰。

2000年致股東信

2001-02-28

Warren E. Buffett 回顧 Berkshire Hathaway 在2000年的表現(帳面價值增長6.5%),詳細介紹了當年完成的八項重大收購(包括 MidAmerican Energy, CORT, US Liability, Ben Bridge, Justin Industries, Shaw Industries, Benjamin Moore, Johns Manville),討論了 GEICO 增長放緩及保險浮存金成本上升的原因,闡述了投資哲學(重申了現金流貼現法,批評了市場投機和「成長」與「價值」的劃分),並分享了對公司報告和管理層薪酬的看法。

Charles T. Munger 在慈善圓桌早餐會上的演講

2000-11-10

Charles T. Munger 探討了由美國普通股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財富效應」,認為經濟學家普遍低估了其影響力。他引用日本的經驗作為警示,並引入 John Kenneth Galbraith 的「bezzle」概念,擴展為「febezzle」,指投資管理中的浪費行為如同未被發現的貪污,產生了巨大的、被掩蓋的財富效應。Munger 批評了機構投資者的羊群行為、腐敗的會計實務,並警告市場可能存在非理性泡沫。他敦促慈善基金會反思其投資和捐贈實踐中的無知,強調認識現實和運用正確思維工具的重要性。

1999 年致股東信

2000-03-01

Warren Buffett 回顧 1999 年,承認這是他任內表現最差的一年,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 S&P 500 指數而言。他將此歸咎於自己在資本配置上的欠佳表現,特別是股票投資組合的滯後。信中討論了內在價值、R. C. Willey 的週日不營業故事、保險業務的經濟學(特別是浮存金和 General Re 的巨額承保虧損)、GEICO 的持續強勁增長、收購 Jordan's Furniture 和 MidAmerican Energy 的細節、對收購會計(合併 vs. 購買)的看法、各營運業務的表現(包括 Dexter 鞋業的困境和 See's Candies 的優異)、透視盈餘、投資組合狀況、對科技股的規避、對當前市場估值過高的擔憂,以及股票回購的條件與陷阱。最後提供了股東指定捐款和年度會議的資訊。

1998年ACM圖靈演講:下一步是什麼?十二項資訊科技研究目標

1999-06-01

Charles Babbage 對計算的願景已大部分實現。我們即將實現 Vannevar Bush 的 Memex 願景。但是,我們距離通過圖靈測試仍有一段距離。這三個願景及其相關問題為我們許多人提供了長期的研究目標。例如,可擴展性問題困擾我幾十年了。本次演講定義了一系列基礎研究問題,這些問題擴展了 Babbage、Bush 和 Turing 的願景。它們將 Babbage 的計算目標擴展到包括高度安全、高度可用、自我程式設計、自我管理和自我複製的系統。它們將 Bush 的 Memex 願景擴展到包括一個能像人類一樣自動組織、索引、消化、評估和總結資訊的系統。另一組問題將 Turing 關於智能機器的願景擴展到包括視覺假體、語音、聽力和其他感官。每個問題都以簡單的方式陳述,並且每個問題都彼此獨立,儘管它們共享一些共同的核心技術。

1999年波克夏海瑟威股東會上午場

1999-05-01

這份逐字稿記錄了 1999 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會的正式會議部分以及後續的問答環節。Warren Buffett 和 Charlie Munger 回答了股東關於市場估值、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事件、衍生性商品風險、Berkshire 內在價值估計、網際網路對零售業的影響、薪酬計畫、保險浮存金、購買少量股票、公司會計準則、國際投資機會、Coca-Cola、白銀投資、千禧年問題、日本經濟、納入 S&P 500 指數以及公司繼任計畫等眾多問題。

1997 年致股東信

1998-02-27

Warren Buffett 回顧 1997 年 Berkshire Hathaway 的表現,帳面價值增長 34.1%,但強調在牛市中這並非了不起的成就。他重申內在價值的重要性,並更新了衡量內在價值的兩大要素:投資和營運收益。討論了規模對未來回報的影響,以及當前市場價格高企帶來的投資挑戰(Ted Williams 擊球區比喻)。詳細介紹了非傳統投資(石油、白銀、零息債券)的理由。闡述了應如何看待市場波動,強調投資者應樂見股價下跌。深入分析了保險業務的浮存金及其成本,特別是超級巨災保險的波動性和風險(包括對巨災債券的批判)。高度讚揚了 GEICO 的卓越表現和 Tony Nicely 的領導。回顧了 1997 年的收購(Star Furniture, IDQ)以及對過往發行股票進行收購的反思(坦承錯誤)。更新了普通股和可轉換優先股的投資情況,並討論了市場估值。宣布季度報告將主要通過網路發布,並提及股東指定捐款計劃和年度會議安排。

關於實際思考的實際思考?

1996-07-20

本文改編自查理·蒙格於1996年7月20日的非正式演講。蒙格探討了他用來解決問題的五種基本思維方法:簡化問題、數字流暢性、逆向思考、跨學科思考以及Lollapalooza效應。他透過一個假設案例——將200萬美元的初始資本在150年內變成2兆美元的可口可樂公司——來演示這些方法的應用,強調心理學和多種因素結合在創造巨大成功中的重要性,並點出當前教育體系在跨學科綜合思維上的不足。

1995 年致股東信

1996-03-01

Warren Buffett 回顧 1995 年 Berkshire Hathaway 的表現,淨值增長 45.0%,主要歸功於股市上漲。信中重點介紹了三項重大收購:Helzberg's Diamond Shops、R.C. Willey Home Furnishings 和 GEICO(於年初完成)。討論了 Berkshire 的收購哲學、對比市場投資與整體收購的優勢。詳細回顧了 GEICO 的歷史以及 Buffett 與其長達 45 年的淵源。分析了保險業務的浮存金成本(連續三年為負)和超級巨災業務。檢視了營運盈餘來源,並點評了鞋業、Buffalo News 和 World Book 等面臨挑戰的業務。回顧了可轉換優先股的表現,並詳細闡述了創建 B 股的理由,旨在對抗高成本的模仿型信託基金。最後分享了關於 Disney/Cap Cities 合併的趣聞和年度股東會安排。

1993 年致股東信

1994-02-28

Warren Buffett 回顧 1993 年 Berkshire Hathaway 的表現,帳面價值增長 14.3%。信中詳述會計變革影響、收購 Dexter Shoe 的細節與理由、透視盈餘計算、稅務策略(以 Li'l Abner 故事闡述延遲納稅的好處)、保險業務的浮存金成本與超級巨災風險、普通股投資哲學(批判 Beta 值、強調集中投資優於分散投資),並探討三種公司治理模式。信末提及 Mrs. B、Katharine Graham、Don Keough 等人,並提供年度股東會資訊。

1990年致股東信

1991-03-01

Warren Buffett 在 1990 年致 Berkshire Hathaway 股東的信中,回顧了當年平淡的業績(淨值增長 7.3%),討論了內在價值與帳面價值的差異以及市場波動。信中詳細介紹了經營利潤來源、看透盈餘的概念、非保險業務(如 Borsheim's, NFM, See's, Buffalo News)和保險業務(包括巨災再保險)的表現。他討論了市場性證券投資(增持 Wells Fargo,投資 RJR Nabisco 垃圾債券)和可轉換優先股,並分享了對市場波動和投資哲學的看法。信中還包含 Ben Graham 的會計諷刺文以及致潛在賣家的信函,並預告了年度股東大會事宜。

1989年股東信

1990-03-02

Warren Buffett 報告 1989 年 44.4% 的驚人淨值增長,討論內在價值、增長面臨的挑戰(規模)、稅務影響(特別是遞延稅項的經濟意義),並闡述了『觀察式』盈餘的重要性。信中詳細說明了對可口可樂和吉列等公司的重大投資,解釋了購買可轉換優先股的策略,並嚴厲批評了零息債券(特別是垃圾級)的濫用。此外,他反思了過去 25 年的主要投資錯誤,並更新了收購標準。

Mutual Savings 自美國儲蓄機構聯盟辭職信

1989-05-30

此信為 Mutual 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 因不滿 United States League of Saving Institutions 的遊說活動而正式辭去會員資格。信中指出,該聯盟的行為,包括阻撓監管、推廣不良會計準則及抗拒改革,加劇了儲蓄與貸款危機,對國家造成損害。作者 Charles T. Munger 代表 Mutual Savings、Wesco Financial Corporation 及 Berkshire Hathaway Inc. 表達抗議,並將此信公開。

1987年ACM圖靈演講:科學處理器性能的探索

1988-03-01

本文為John Cocke在ACM圖靈獎演講的講稿。他探討了科學處理器性能的三個主要貢獻因素:演算法、編譯器和機器組織。文章回顧了他在IBM參與的幾個關鍵計畫,包括Stretch、Advanced Computer System (ACS)和801 Computer,分享了從中學到的經驗,特別是硬體和編譯器協同開發的重要性。最後,文章展望了未來科學計算的發展,強調了平行計算的重要性以及隨之而來的挑戰,如演算法適應性、快取未命中和邏輯模擬的難題。

1986年股東信

1987-02-27

Warren Buffett 報告 1986 年 26.1% 的淨值增長,並討論了內在價值與帳面價值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信中闡述了 Berkshire 的管理哲學、資本配置挑戰,並詳述了 Fechheimer 的收購案。同時回顧了主要營運業務(保險、報紙、零售、百科全書)的表現,深入分析了 1986 年稅收改革法案的影響,並在附錄中詳細解釋了收購價格會計調整及『所有者盈餘』的概念,批判了『現金流』指標的誤用。

Blue Chip Stamps 1980年股東信

1981-02-25

此信函詳述了 Blue Chip Stamps 及其子公司(See's Candy、Mutual Savings、Precision Steel、Buffalo Evening News)在1980年的財務表現。內容包括合併營運收益和淨收益的明細、各子公司的業績討論(包括 See's 的增長、Mutual Savings 出售分行的影響、Buffalo News 的挑戰與虧損減少)、促銷服務業務的更新、公司持有證券的收益、對 Pinkerton's 的被動投資以及對未來展望和通膨影響的看法。

1979年ACM圖靈演講:符號作為思維的工具

1979-10-29

本文章改寫自1979年ACM圖靈獎得獎演講,探討符號作為思維工具的重要性。作者Kenneth E. Iverson提出程式語言的優勢(可執行性、通用性)可以與數學符號的優勢在一個連貫的語言中結合,並以APL作為範例。文章深入探討了APL在表達數學概念、處理多項式、不同數學表示法之間的轉換,以及形式化證明中的應用,旨在展示APL作為思維工具的有效性。

1977年ACM圖靈演講:程式設計能否擺脫 Von Neumann 風格?一個函式風格及其程式代數

1977-10-17

John Backus 在 1977 年 ACM 圖靈獎演講中,批評了傳統的 Von Neumann 風格程式語言的臃腫、僵化和缺乏表達能力,並提出以函式程式設計(FP)風格及其程式代數為基礎,以及應用式狀態轉換(AST)系統作為新的程式設計和系統設計的替代方案,主張擺脫 Von Neumann 瓶頸的限制,尋找更強大、更具數學性質的語言和系統。

1976年ACM圖靈演講:邏輯與程式語言

1977-09-01

本文為 Dana S. Scott 於 1976 年發表的 ACM 圖靈獎得獎演講講稿。文中探討邏輯方法如何應用於程式語言的語義學,強調超越句法形式化,建立一個統一的數學理論。作者介紹了基於資訊內容排序的資料型別(作為格或偏序集)和連續映射方法,並闡述了利用領域理論(domain theory)來理解偏函數、近似、函數空間,乃至於為無型別 λ 演算建立模型的方法,最終用於程式語言的指稱語義學。

1972年ACM圖靈演講:The Humble Programmer: 1972 ACM Turing Award Lecture

1972-10-01

本文是 Edsger W. Dijkstra 於 1972 年獲得 ACM 圖靈獎時發表的演講稿。他回顧了程式設計專業的發展歷程,探討了早期的挑戰、軟體危機的成因,並對當時流行的程式語言(如 FORTRAN、ALGOL 60、PL/I)進行了評論。文章的核心在於提出程式設計應轉變為一項智力上可管理且注重正確性的活動,並提出了六個論點來支持這種轉變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強調了抽象化和層次結構的重要性,最後呼籲程式設計師應保持謙遜(Humble)。

1968年ACM圖靈演講: One Man's View of Computer Science

1969-01-01

R. W. Hamming 在這篇 1968 年的圖靈演講中,主張電腦科學應具備更多的工程實用性,而非僅是理論科學。他強調在課程中加入程式設計實驗課、鼓勵跨領域輔修、重視實際應用而非抽象理論,並呼籲提升程式設計師的倫理標準與社會責任感。文章探討了學科定義、課程規劃(數學、應用、軟體)、研究性質以及該領域面臨的挑戰。

Jensen Huang 於 Hill & Valley Forum 2025 的訪談逐字稿

Invalid date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在 Hill & Valley Forum 2025 的訪談中,深入探討了 AI 作為新工業革命的核心地位,闡述了 AI 工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他解釋了實體 AI 的演進,從感知 AI、生成式 AI 到推理 AI,並預測了其對勞動力市場、製造業以及未來機器人普及的影響。Huang 強調了數位分身在設計與製造中的應用,並就美國如何在全球 AI 競賽中勝出提出了見解。

© 2025 Roger's Note